盘古是中华先人对天穹盖天、混天的描述,是对宇宙生命之门“玄牝”的尊称。人在地球上仰观天象时,所见的“天穹”中高四下的形象,称为盖天(半圆);形似女性生殖器子宫【葫芦型】或【内凹弧线口四方形】,称为“玄牝”,又似胡芦,因称“盘古”;居于混天圆【O】之中,作【圆内四方】,是为阴阳和合。因此盘古是对时空合一的天地人生命之门的总称,是自然的象征。
盘古是中华先人对天穹盖天、混天的描述,是对宇宙生命之门“玄牝”的尊称。人在地球上仰观天象时,所见的“天穹”中高四下的形象,称为盖天(半圆);形似女性生殖器子宫【葫芦型】或【内凹弧线口四方形】,称为“玄牝”,又似胡芦,因称“盘古”;居于混天圆【O】之中,作【圆内四方】,是为阴阳和合。因此盘古是对时空合一的天地人生命之门的总称,是自然的象征。
伏羲女娲创立嫁娶制,以人事纪,优生优育再造人类,成为中华各族共认的人文初祖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“豨韦氏得之以絜天地;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”,掌握天阳行气到地、地气生发润泽万物的规律,法天象地、类万物之情,指导民生。伏羲氏是上古中华民族自然人文科学的集大成者,再创造者,受到上古诸氏族的拥戴,受燧人弇兹雷公禅位,成为百王之首,在公元前7724年开创了伏羲氏时代。神路;人与自然中国人对“人与自然”关系的经典表述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自然是宇宙自身,是一团元气,是元气统一场。元气是充满宇宙的原初粒子,是具有自旋本能的生命合子, 是“一点灵光”,示现为“波粒二象性”,示现为“宇宙蛋”“太极球”,阴阳互抱,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,自然人在灵性状态下对宇宙的终极关照,气在人中,人在气中,因而宇宙全息,天人感应,人与自然,人与人,人与生态,人与万物,以类相感。
以道为源、以人为本、以《易经》为宗、其中有象、数、理的、天人合一的、整体统一的巨系统。历史证明,它是大国强国理论,世代不约而同行之,至有今日中国。引言——《易·系辞》“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。”什么是人心?人心就是道心,就是“以民为本”的伦理道德心,“损上益下,民悦”“其道大光”“凡益之道,与时偕行”。《道德经》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,对于人而言,地、天、道、自然可总称为“天”,最终人类要与自然和合,即天人合一,与多种生存环境综合动态平衡,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。
伏羲八卦,乾上坤下,天生地长,天地定位,阴阳相合,性命相交,生生不息,这是宇宙规律,是万物全息和谐统一之宗。
中国理论是前人总结规律的历史记录--四幅八卦图:伏羲八卦、连山八卦、归藏八卦与文王八卦,它是经过历史考验的、时间挑拣的、民族的集体认知、认可、认同。后三幅是过500年演一幅,周文王距孔子500年,孔子是圣人,孔子为什么不再演八卦,孔子之后2000多年为什么没有人再演八卦?
人类与非人类的分别,在于人工取火。不能人工取火的为“非人”、“类人”。能人工取火的称“真人”。旧人类始自真人燧人织女合雄氏,实行母系婚姻制,发明钻木取火、梃木方牙信风历,六书文字,信史纪年于距今28945年【正负】1370年~9724年。
新人类始自伏羲女娲乘坐若木方舟大洪水遗民,建立嫁娶制繁衍风族(H)主体人类,是为皇雄氏,各以功德分宗立祖,而有风族一姓十三宗支,纪年于距今9724年至今。
这些作品阐释一个共同的主题:“天下为公,世界大同”的不懈追求与践行奋斗,是基于对“天道损有余补不足”认知共识,因此才有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“大爱无疆”的泛爱众生”的人文关怀,才有当代中国以“大公无私”的情怀,倡导构建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,保护好世界人类的共同家园,这种崇高的理念的践行,对当今重建世界秩序、世界人类携手专注于人间天堂乐土的营建与创造,具有现实指导意义,具有前瞻性。
伏羲氏展览呈现给我们地球人类的客观理性的发展历程。只有站在全人类与万物和谐的大格局上,才能为地球人类谋幸福。
文化符号大约有十种:
1、图腾标志;
2、姓氏标志;
3、纹身符号;
4、服饰:如:苗族结婚的服装,服装上的图案有蝴蝶、鸡妪鸟、鸟头蛇身鱼尾龙、双鱼双鸟、太极等,就是苗族创世符号。
5、冠冕:即帽子也是一种符号,如:西藏僧人的帽子代表天齐,两边上翻的帽檐代表博山,把天齐和博山连起来就是“山”形帽子,是古代连山氏的符号。
6、建筑:每一族的建筑是不一样的,如:以鸟为图腾的建筑,叫作穹庐、巢居、干栏建筑;连山氏的房子象碉堡,叫邛楼,顶面是方的,四个角上有博山,共有三层,是羌族的建筑。
7、祭祀场地:祭祀的宗庙是一种文化标志,祭祀的宗庙呈梯形,上面有一个小房子,叫作庙,如果把这个小亭子拿掉就是“金字塔”,叫作灵台,如果从上方看就是一个方的,下面的叫作坛,是天地一体的文化符号结构。
8、吉祥符号:如卍、○、×、△、十、※……《上古中华文明》P346
9、吉祥物:如五方神灵东方青龙、西方白虎、南方朱雀(凤凰)、北方玄武、中央麒麟,又如弇兹鸟、双头鸟、三头鸟、三足鸟、踆(zun、cun)鸟;开明兽是独角兽,守护昆仑山的,又叫陆吾、角瑞、天禄、辟邪,是白色的,这些都是吉祥物。
10、礼器:礼器是敬奉祖先的信物、器物。敬天法祖的器物叫礼器。
盘古是中华先人对天穹盖天、混天的描述,是对宇宙生命之门“玄牝”的尊称。人在地球上仰观天象时,所见的“天穹”中高四下的形象,称为盖天(半圆);形似女性生殖器子宫【葫芦型】或【内凹弧线口四方形】,称为“玄牝”,又似胡芦,因称“盘古”;居于混天圆【O】之中,作【圆内四方】,是为阴阳和合。因此盘古是对时空合一的天地人生命之门的总称,是自然的象征。
伏羲女娲创立嫁娶制,以人事纪,优生优育再造人类,成为中华各族共认的人文初祖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“豨韦氏得之以絜天地;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”,掌握天阳行气到地、地气生发润泽万物的规律,法天象地、类万物之情,指导民生。伏羲氏是上古中华民族自然人文科学的集大成者,再创造者,受到上古诸氏族的拥戴,受燧人弇兹雷公禅位,成为百王之首,在公元前7724年开创了伏羲氏时代。 神路;人与自然 中国人对“人与自然”关系的经典表述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自然是宇宙自身,是一团元气,是元气统一场。元气是充满宇宙的原初粒子,是具有自旋本能的生命合子, 是“一点灵光”,示现为“波粒二象性”,示现为“宇宙蛋”“太极球”,阴阳互抱,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,自然人在灵性状态下对宇宙的终极关照,气在人中,人在气中,因而宇宙全息,天人感应,人与自然,人与人,人与生态,人与万物,以类相感。
以道为源、以人为本、以《易经》为宗、其中有象、数、理的、天人合一的、整体统一的巨系统。历史证明,它是大国强国理论,世代不约而同行之,至有今日中国。 引言——《易·系辞》“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。”什么是人心?人心就是道心,就是“以民为本”的伦理道德心,“损上益下,民悦”“其道大光”“凡益之道,与时偕行”。 《道德经》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,对于人而言,地、天、道、自然可总称为“天”,最终人类要与自然和合,即天人合一,与多种生存环境综合动态平衡,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。
伏羲八卦,乾上坤下,天生地长,天地定位,阴阳相合,性命相交,生生不息,这是宇宙规律,是万物全息和谐统一之宗。
中国理论是前人总结规律的历史记录--四幅八卦图:伏羲八卦、连山八卦、归藏八卦与文王八卦,它是经过历史考验的、时间挑拣的、民族的集体认知、认可、认同。后三幅是过500年演一幅,周文王距孔子500年,孔子是圣人,孔子为什么不再演八卦,孔子之后2000多年为什么没有人再演八卦?
人类与非人类的分别,在于人工取火。不能人工取火的为“非人”、“类人”。能人工取火的称“真人”。旧人类始自真人燧人织女合雄氏,实行母系婚姻制,发明钻木取火、梃木方牙信风历,六书文字,信史纪年于距今28945年【正负】1370年~9724年。
新人类始自伏羲女娲乘坐若木方舟大洪水遗民,建立嫁娶制繁衍风族(H)主体人类,是为皇雄氏,各以功德分宗立祖,而有风族一姓十三宗支,纪年于距今9724年至今。
这些作品阐释一个共同的主题:“天下为公,世界大同”的不懈追求与践行奋斗,是基于对“天道损有余补不足”认知共识,因此才有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“大爱无疆”的泛爱众生”的人文关怀,才有当代中国以“大公无私”的情怀,倡导构建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,保护好世界人类的共同家园,这种崇高的理念的践行,对当今重建世界秩序、世界人类携手专注于人间天堂乐土的营建与创造,具有现实指导意义,具有前瞻性。
伏羲氏展览呈现给我们地球人类的客观理性的发展历程。 只有站在全人类与万物和谐的大格局上,才能为地球人类谋幸福。
文化符号大约有十种:
1、 图腾标志;
2、 姓氏标志;
3、 纹身符号;
4、 服饰:如:苗族结婚的服装,服装上的图案有蝴蝶、鸡妪鸟、鸟头蛇身鱼尾龙、双鱼双鸟、太极等,就是苗族创世符号。
5、 冠冕:即帽子也是一种符号,如:西藏僧人的帽子代表天齐,两边上翻的帽檐代表博山,把天齐和博山连起来就是“山”形帽子,是古代连山氏的符号。
6、 建筑:每一族的建筑是不一样的,如:以鸟为图腾的建筑,叫作穹庐、巢居、干栏建筑;连山氏的房子象碉堡,叫邛楼,顶面是方的,四个角上有博山,共有三层,是羌族的建筑。
7、 祭祀场地:祭祀的宗庙是一种文化标志,祭祀的宗庙呈梯形,上面有一个小房子,叫作庙,如果把这个小亭子拿掉就是“金字塔”,叫作灵台,如果从上方看就是一个方的,下面的叫作坛,是天地一体的文化符号结构。
8、 吉祥符号:如卍、○、×、△、十、※……《上古中华文明》P346
9、 吉祥物:如五方神灵东方青龙、西方白虎、南方朱雀(凤凰)、北方玄武、中央麒麟,又如弇兹鸟、双头鸟、三头鸟、三足鸟、踆(zun、cun)鸟;开明兽是独角兽,守护昆仑山的,又叫陆吾、角瑞、天禄、辟邪,是白色的,这些都是吉祥物。
10、 礼器:礼器是敬奉祖先的信物、器物。敬天法祖的器物叫礼器。